易学入门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易学入门 >

易学起源

作者:朱先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004           更新时间:2013-07-16     


今日世界,讲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公认的主要是有四大文明古国,它们是东方的中国、印度,西方的古希腊和埃及。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枝繁叶茂,虽然历经数千年沧桑,却是由于有了秦汉以来的大统一,能够做到“车同轨、书同文”,是四者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颇为难得。


中国远古时期,伏羲氏部落长时间居住在黄土高原上,以农牧为生,生活安定。每天有余暇投入大量的精力观察研究周围的环境、事物的形态色泽和宇宙天体的运行变化,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奥秘。追溯其来源和发展的趋势,发现事物发展变化有因就有果,规律信而不爽。先民为了寻求生活之福祉,探求人生之至理,从日常之蛛丝马迹中探索规律,孕育了早期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易学。


易学是一切中国文化的根源。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如是说。犹如细胞之分裂,由一生二,由二而四,四有分裂成八……,如此不断分裂衍生,宇宙间万事万物莫不依此原理生成变化着。

太极是一,是本体,地球是一,一栋建筑是一,一个房间是一,一个人是一,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属于整体环境的同时也都可以单独进行研究,这就是物物一太极。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印证,先民总结出了事物存在着相对性的观念,也就是两仪的观念,诸如有天地、冷暖、明暗、大小、多少、刚柔等等,这中间有一种相对的对称的现象,也就是现代科学的二进位的特性。 由于那时候没有文字,古人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相对的观念,称之为“爻”。符号构成了阴爻和阳爻,一阴一阳谓之道,世间万事万物皆为对应统一的存在状态。《太极图》是这种辨证认识的代表,并表述出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多层次概念。两仪和“阴阳文化”是中华古代科学和文化的基础所在,是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原理。


两仪就是天与地、阴和阳,雌和雄,人群则分男和女。阴阳之中又分阴阳,把阴爻和阳爻重叠二次则成了四象。四象是老阳、老阴、少阳、少阴,这个理念引入五行观念就是金、木、水、火,引入节气时间的变化即是春夏秋冬的交替,春天是木、夏天是火、秋天是金、冬天是水,它们体现了一种能量的循环和变化。


有了阴阳、有了天地定位,人和自然间的万事万物尽在其中,由此产生了天上、地下、人在其中的三才结构。古人以数三为多,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把阴爻和阳爻重叠三次就有了八种符号,叫做八卦。它们的名称叫做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个卦以乾开头,以坤结尾,乾为天道,坤为地理,八卦是研究天地之间,以及其中的人与事物的学问。结合无数代人的体验认知,伏羲氏部落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可以简单方法来驾驭繁多事物现象的“八卦”思维模式,将天地间万物的情状简单化,按不一样的层次、寻求其背景、根据其特性分门别类的归纳成八个大的类型。“仰则观象于天,附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类万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


古代先哲认为八卦分别代表了乾为天、兑为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山、坤为地八类基本自然物象和八种不一样的能量场。不同卦象的事物的场效应是不同的,而相同卦象的事物之间存在相通性的规律。


阴爻和阳爻重叠六次就有了六十四种符号,易学上叫做六十四卦,反映了宇宙中更为细密的场能效应的规律。现代遗传学家发现六十四卦和生物的遗传密码竟然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我们知道,决定生物遗传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它是由核苷酸组成,每三个核苷酸组成一种遗传密码。这种核苷酸共有四种,每三个是一个组类,通过重复组合就可以组合成六十四种了,这样就得到六十四个遗传密码了。这种组合过程与易学里面的由四象生八卦,进一步又变化出六十四卦的过程,看起来是不是一回事呢?


画八卦、六十四卦的是远古先民伏羲氏,随着历史的长河到了商、周时期,再经过周文王、周公、孔子三位圣人学者的研究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系统并得以发扬光大。《周易》是易学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之前上古的“连山易”和“归藏易”今天已经失传。


对于八卦的缘起,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说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文化,发达到了最高点,把科学的无数法则归纳了再归纳,最后浓缩成了八个至简的符号,八卦是一种直观思维、灵感思维的智慧结晶,却被我们的远古的祖先发现了拿来用,演化出了中华民族的易学。


声明:网友如需借鉴或引用本站之文字,敬请注明出处。